时间:2020-5-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一、藿香正气“正不正之气”

1、名称释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乙脑袭击北京,著名老中医蒲辅周认为该年雨水较多,湿邪较重,极力主张用藿香正气散方加减治疗。结果喜出望外,有效率高达90%以上。

年的非典,年的震后瘟疫,年的禽流感肆虐,中医主张以扶正御邪,解毒化浊为治疗大法。结果非同寻常!藿香正气成药为之“洛阳纸贵”。

著名老中医蒲辅周

处方以广藿香为主药,在宋代就有治疗疠疫等传染病的说法,称为“正不正之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2、藿家十兄弟

我们先后认识的“藿家人”有:

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合剂、藿香正气颗粒、

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口服液。

“藿家人”

二、藿家老大——藿香正气散

1、出自宋代

年,宋政府的太医局下设熟药局,专制良药出售,既方便医家、患者,又获丰厚的利润。年,将其配方蓝本整理刊印,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处方,是经太医局的众多医师验证、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大宋王朝的成药标准。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虽名为散剂,但是根据当时的用药实际来看,应当是“煮散”。就是先将药物粉碎成粗颗粒,临用时,煎煮后服用。由于“煮散”贮存时香气容易散失,临用时需要煎煮等不足,随着丸剂的产生,藿香正气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继藿香正气散之后,市面上主要的是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曾经有大蜜丸、水丸、水蜜丸。而今市面上,主要的是浓缩丸。

2、药物组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方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

服用的方法: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

★原方上的藿香,就是今天的广藿香。

诸药合用,外散风寒,内化湿浊,气机通畅,脾胃调和,诸症自愈。

三、藿香正气水的诞生

年,我国中药史上第一个留法博士田绍麟从法国里昂大学药化专业毕业回国。

年,周恩来总理向天津推荐了在昆明任药师的田绍麟。

年,这位出身中医世家的“海归”,生产出了中药史上第一个酊剂——藿香正气水,结束了中药几千年只有丸、散、膏、丹的历史。

藿香正气散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制成散剂不易保存,而易溶在乙醇中。同时中医理论有“酒制升提”之说,酊剂中的乙醇利于“升清化浊”,促进中焦湿滞运化,有利于发挥疗效。

周恩来总理

藿香正气水

四、后起之秀——藿香正气液

上世纪九十年代,藿香正气口服液出现。年,重庆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制备工艺,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目前,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全国销售量最大、年销售额最高的藿香正气品种。

藿香正气口服液避免了传统散剂携带不便和临床用时煎煮的繁琐,不含乙醇,避免了儿童、孕妇、心脏病、高血压及酒精过敏者使用的局限和口感不佳的问题。

此外,剂量准确,质量稳定,可有效保存药物的挥发性成分,保证了临床疗效,满足了临床的需要。

五、夏季首选,家庭必备

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的功效与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夏季燥湿高热,时又风雨交加,人们贪凉,喜食冷饮。所以,虽然盛夏,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时有发生。

藿香正气口所治疗的多为常见病、多发病,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因此,是夏季用药之首先,家庭必备之良药。

★不少临床资料报道,藿香正气各制剂可以治疗40余种病证,远远超过了其说明书的范围,因此,对“藿家人”功效的拓展性研究,还有更美好的前景。

刘晓春编写。

晓春杏坛

主讲:刘晓春

让你轻松走近中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meimeishou.com/yxcl/96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