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国产手机 如今全球手机销量榜上 三星第一,占20% 苹果第二,占11% 华为第三,占7% OPPO第四,占6% vivo第五,占5% 国产手机在前五中占了三席之地,不免让人疑惑,这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国产手机里,有名三家的营销策略策略和核心竞争力。 01 华为 在世界排Top3的华为,绝对是国内各手机品牌的大佬。 那么华为究竟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坐上国内行业龙头,并稳居世界第三的地位? 1)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花在员工上的钱达亿,17万员工,人均年收入超过80万元,华为的人才战略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 2)高额研发投入与持续创新能力 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以年为例,华为投入的研发经费约亿美元;同期苹果实际投入研发的费用为81.5亿美元。 3)借助运营商渠道优势、构造立体销售网络 通过分销和直销;线上和线下华为构造了立体化的销售渠道。 线上定位于年轻对价格敏感型客户,线下更注重体验,价格敏高度低的客户。比如,将荣耀品牌独立,作为专门的电商品牌,回避了线下线上的价格战,取得了巨大成功。 4)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 面对国内中低端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智能手机必须进入中高端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华为准确的把握住了市场脉搏,完成了高中低全覆盖的产品线,并顺利实现了高端市场的渗透,同时海外市场也持续发力。 ?02 OPPO? 如果说华为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立志做出高端实用的智能手机,那么OPPO走的就完全是另一条路线。 OPPOR15如今开售,预约量已经快速突破万台。 如果我们去看OPPO的发展路径,可以知道,OPPO几乎每一代新品都是销量爆款。 OPPO对于手机的研发,完全迎合了年轻一代的痛点和需求,它在VOOC闪充、拍照等专利到产品落地的过程,就在不断升级优化这两个用户痛点的体验,夯实这两个长板,直到它最终成为了OPPO手机的标签式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OPPO的营销和线下战略,也是它成功的另一很大原因。 OPPO的全明星战线曾经一度被国内其他手机品牌吐槽为“人傻钱多”,而如今纷纷开始相仿的华为和vivo无疑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性。据京东手机品牌年终总结的白皮书来看,王俊凯是众多现有OPPO用户中继续使用OPPO的主要原因,杨洋是最初用户开始使用oppo的原因。签约垄断大量流量小生,获得多数年轻一代的支持,OPPO确实成功地“以钱套钱”了。 03 小米 另一个我要举例说明的品牌,是小米。最近几年,小米或许已不再那么活跃于我们眼前,但早期它的营销策略,确实相当优秀。 1)系统营销 小米在做手机前,已经有了50万的MIUI 操作系统用户,而这50万MIUI操作系统用户为小米后来的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新的数字显示,小米现在在全球有万MIUI用户)。 2)微博营销 据说小米起家时发布的一条热门微博信息,就受到了数十万人的。 3)定位营销 小米在做手机之前,就已对市场有准确的定位——年轻群体,他们是市场消费的主体。 4)性价比营销 第一个将双核手机卖到千元左右,第一个将四核手机卖到千元左右,第一个将高端手机卖到两千元左右······ 5)饥饿营销 极大的噱头,极少的数量。 不过饥饿营销到后期也有很多问题,很多人在实到抢不到小米手机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其他品牌,比如华为手机。 6)色彩营销 年轻群体,对外观颜色特别有追求, 小米正是利用了这种客户心理,推出了不同颜色的手机来迎合市场上的需求。 7)产品营销 在推出手机的情况下,小米又相继推出了移动电源、小米路由、小米平板、小米电视等产品,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 8)节日营销 人人都知道淘宝有个双11购物节,同样小米也有一个米粉节,根据资料显示,小米通过年的米粉节活动,使小米一跃成为仅次于淘宝、京东第三大中国电商网站,可以说这是很成功的营销策略。 9)互动营销 苹果有果粉,小米也有米粉,小米经常利用论坛、微博甚至是现场互动形式经常和米粉互动。每次发布会,小米公司都会给前来参加活动的米粉很丰厚的礼品等等。 不过现如今,正如华为所分析的那样: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智能手机必须进入中高端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或许这也是这几年来,小米销量开始下滑的原因吧。但不可否认,我身边还有这一帮朋友,等着下一台换小米呢。 以上就是本次的“荔枝一刻”分享 欢迎留言告诉平台君—— 你最喜欢的手机品牌是什么 以及它吸引你的原因 期待你的分享。 荔枝是是一个进行职场教育搭线的平台。后台回复荔枝,了解我们的人与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meimeishou.com/tbyy/7807.html |